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615|回复: 0

游览四川乐山大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2-16 18:25: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以下是关于四川乐山大佛的详细介绍:

基本概况

- 名称由来:唐代始建时称“嘉州凌云寺大弥勒石像”,宋代称“凌云大像”“九顶大像”,明代称“凌云大佛”,民国时称“嘉定大佛”,现统称“乐山大佛”。

- 地理位置: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凌云路2435号,地处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交汇处的栖鸾峰下。

- 基本参数:通高71米,肩宽24米,头长14.7米,耳长7米,眼睛长3.3米,手指长8.3米,是世界现存最大的一尊置于露天摩崖石刻造像。 

历史沿革

- 建造起源:唐开元初年(公元713年),海通和尚为抵御水患、保佑苍生,决定在凌云山临江岩上开凿弥勒佛像。

- 建造过程:海通圆寂后工程中断,开元二十七年(公元739年),章仇兼琼奏请用嘉州部分盐税收入继续修建。天宝五年(公元746年),佛像膝部完成,章仇兼琼升任后工程再次搁置。贞元五年(公元790年),韦皋继续带领修建,于贞元十九年(公元803年)完成,历时约九十年。

建筑特色

- 雕刻精细:佛像面部表情严肃慈祥,身姿庄重优美,衣纹、发髻、手指等细节栩栩如生,充分展现古代工匠高超技艺。

- 排水巧妙:头部有18层螺髻,第4层、第9层和第18层各有横向排水沟,身体内部也有排水系统,可有效排出雨水,保证佛像安全。

文化价值

- 宗教价值:是佛教的象征,代表着佛教的慈悲、智慧和力量,为信徒提供了朝拜和修行的场所,是信仰的寄托。

- 历史价值:见证了唐朝的繁荣和佛教的盛行,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风貌、宗教信仰和文化艺术水平,是研究唐代历史和佛教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

- 艺术价值:佛像雕刻工艺精湛,与周边的灵宝塔、凌云山、巨型睡佛、乌尤山等历史古迹共同构成了独特的佛教艺术景观,具有极高的艺术欣赏价值。

IMG_20240404_121810.jpg
IMG_20240404_121835.jpg
IMG_20240404_122642.jpg
IMG_20240404_123208.jpg
IMG_20240404_123336.jpg
IMG_20240404_123827.jpg
IMG_20240404_123828.jpg
IMG_20240404_123829.jpg
IMG_20240404_124016.jpg
IMG_20240404_124019.jpg
IMG_20240404_124429.jpg
IMG_20240404_124825.jpg
IMG_20240404_124847.jpg
IMG_20240404_125108.jpg
IMG_20240404_15090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本站简介|联系我们|手机版| 手机(V):18941000313 辽公网安备21122402000156号 辽ICP备2024035517号

GMT+8, 2025-5-4 15:39 , Processed in 0.067105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