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搜索
查看: 56|回复: 0

宇树机器人能翻跟斗打太极,跑马拉松却摔得东倒西歪,为何差别这么大?不同的人操作影响有多大?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5-4-21 14:47:1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实中,我们常常看到的是,同卵双胞胎小孩,在不同的环境中长大,性格品行和个人发育情况,都会有很大的差异。


类似的道理,同样的硬件条件,不同的软件环境,机器人的表现也会千差万别。


人形机器人看似“一具身体”,实际上是硬件、算法、能源三者的平衡。宇树H1机器人能翻跟斗打太极,靠的是高精度关节电机和高性能的实时计算,这些技术可以让它在短时间爆发的动作又稳又准。

但是,跑马拉松这种长续航场景,考验的是人形机器人全身几百个零件的持续散热和能源分配,稍有不慎就会导致某些部件过热,影响运行性能。

机器人的运动性能,绝大部分由算法来控制和决定.webp

机器人的运动性能,绝大部分由算法来控制和决定。


宇树H1机器人的“运动大脑”能够处理单脚站立、跳跃避障等瞬时决策,但是,长跑需要提前规划21公里的跑步节奏和能量消耗的分配情况。

不同的团队开发的路径规划算法差异很大,会导致同一台机器人的续航差距也千差万别。就好比同一台手机,有人拿来打游戏两小时就没电了,有人刷视频能撑半天。

对于人形机器人来说,短时间内展示的动作,只需要调用局部关节,而长跑要求全身传感器持续校准重心。


宇树H1机器人的足底压力感应点,能够在很短时间内调整落脚的姿态,但是连续数万次的重复动作,会让这个误差不断累积,最终引发左右脚不协调的问题,导致摔倒。

这次机器人的半马比赛,虽然5分钟极速换电技术能够充当救急,但是频繁断电重启,会导致机器人之前的运动记忆丢失,相当于跑着跑着被强制格式化‌了。

当前的人形机器人领域,还是存在明显的能力差别.webp

当前的人形机器人领域,还是存在明显的能力差别。


有的机器人研发团队,专注运动的短时间性能,能够把后空翻玩出花,但是在长时间稳定行走上有短板;有的团队,擅长长续航的算法实现,但是在动作灵活性上,又不太行。

人形机器人,也并不是我们以为的“插电就能跑”,软硬件协同,再加上能源消耗,才是它的技术关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本站简介|联系我们|手机版| 手机(V):18941000313 辽公网安备21122402000156号 辽ICP备2024035517号

GMT+8, 2025-5-4 11:11 , Processed in 0.064698 second(s), 18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