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近年来,昌图县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作为打造城市形象、优化发展环境、创建文明城市的一项重要抓手,严格贯彻落实《辽宁省社会信用条例》和《辽宁省惩戒严重失信行为规定》的相关规定,积极倡导“诚信”价值取向,全力打造“信用昌图”。 纳税人信用评等级 守信受益失信惩戒 昌图县税务部门积极参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采取信用评价的方式,划分纳税人的信用等级,对评价高的纳税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对评价低的纳税人采取必要惩戒措施。 记者在昌图县税务局窗口服务大厅的工作人员电脑界面上看到,点开纳税人的名称,就能显示该纳税人的信用评分和扣分情况。“我们采取企业纳税人信用评价的方式,评价结果由高到低分为A、B、M、C、D五级。对于评价A级的企业纳税人,税务部门给予一次性领取3个月专用发票的服务,如果连续3个年度评为A级,我们将为其开辟绿色通道等服务。对于被评为D级的企业纳税人,我们将进行惩戒,同一个法人名下在外地还有企业,那么外地的企业也直接被判定为D级,在留抵退税、出口退税审核等方面都会受到影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 2021年度,昌图县共有3622户纳税人参与信用评价,其中A级纳税人63户,B级纳税人1213户,M级1432户,越来越多的市场主体在诚信纳税中尝到了“甜头”。 加大执行力度 对被执行人限制高消费 在昌图县人民法院对外大屏幕上,失信被执行人名单正在滚动播放。昌图县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王驰告诉记者,名单公布之后,当事人在外经商、贷款、留学,包括乘坐飞机、高铁等交通工具都将受限。 “执行工作是守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我们加大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高消费和纳入失信人名单的力度,采取大屏幕方式进行滚动播放,让全民了解不履行义务当事人的惩戒力度,提高百姓的法律意识,人人做到诚信守法。”王驰说。 他表示,2017年至今,昌图县人民法院扩大不动产查询范围,共查询被执行人银行存款、车辆、房地产、企业登记等信息146367人次,实现了金融机构网络查询、冻结、扣划功能的全覆盖,防止被执行人转移资产资金,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效果。 自2022年3月,昌图县人民法院建立宣讲帮教与联合惩戒执行联动机制以来,与公安机关、各乡镇党委沟通协作,全面挤压失信被执行人的生存空间,了解被执行人的意向,对其进行规劝,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督促被执行人到法院履行义务。 昌图县人民法院通过采取约谈会见、强制搜查、移送拘留等手段,针对被执行人递进式采取执行措施,加大惩戒力度。2019年至今,昌图县人民法院依法对被执行人采取限制高消费9027人次,纳入失信黑名单1921人。 多种形式重诚信 信用建设全面提升 昌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成立了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增加至47家,并下发了一系列工作文件。昌图县组织开展了“加强政务诚信建设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专项行动,各部门强化协调联动,扩大诚信建设范围,全力推动政府诚信建设工作顺利进行。 昌图县全面学习宣传贯彻《辽宁省惩戒严重失信行为规定》和《辽宁省社会信用条例》,今年5月份,面向社会组织开展了集中宣传活动,营造重信誉、守信用、讲信义的生活环境。加大守信主体融资支持力度,开展“信易贷”工作,加大对全国“信易贷”平台宣传管理力度,强化对企业注册并发布融资需求等工作落实。目前,全县入驻平台企业达到4975家,覆盖全县80%中小微企业。昌图县全面建立信用承诺机制,截至目前,社会主体签订信用承诺书3888份。 昌图县政府主要领导表示,下一步,昌图县将完善工作制度,组织各部门协同合作,助推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提升;加快基础建设,尽快实现与省、市信用平台系统联通,构建完善的信用信息资源目录,保证信用信息数据共享;加强舆论宣传,大力宣传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成果,确保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实效。 |
|本站简介|联系我们|手机版|
手机(V):18941000313
辽公网安备21122402000156号
辽ICP备2024035517号
GMT+8, 2025-5-5 01:32 , Processed in 0.065756 second(s), 15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