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开展以来,辽宁省昌图县坚持以党建为引领,统筹调动多方资源,不断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着力打通难点堵点,提升服务基层水平。 探索“1215+”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最近家里有没有来访的外市人员,有什么情况就与我们联系……”8月1日上午,昌图县昌图镇金月湖社区“铁岭卫士”网格员刘颖、郭莉又开始了日常的走访排查工作。 金月湖社区“铁岭卫士”网格员到居民家走访 金月湖社区党支部书记刘强介绍说,金月湖社区共有居民楼38栋,3429住户,居民7418人。辖区内有全县最大的水果批发市场和金月国际大酒店,人口流动大、人员结构复杂,各种矛盾频发。针对这种情况,借助物业人员多、资源广、力量大的优势,社区建立了常态化“四包三保”服务机制,实行社区党员包网格、物业人员包楼栋、小区党员包邻里、班子成员包难点,保服务、保防疫、保平安。社区设立了11个综合网格,38个子网格,128个单元网格,将社区工作者、物业服务者充实到网格员队伍,把社会治理、疫情防控、服务民生的触角延伸到各家各户,实行网格加密、治理加长、服务加细,构筑社区治理“一张网”。 以化解社会矛盾、提升治理能力为目标,昌图县树立鲜明导向,凝聚各方力量,探索出“1215+”的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即:以党建为引领,强化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政务驿站2个中心建设,打造1支全科网格队伍,推动“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警务室、评理说事点、“百合家事”工作室5方联动,充分融合“乡贤会”“心理咨询室”“精神康复室”等力量,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社会治理“昌图模式”。 太平镇永兴村“铁岭卫士”网格员到居民家走访 在实施“1215+”基层社会治理模式基础上,昌图各镇党委结合本地实际,进一步打造特色项目,探索适合本地的社会治理模式。泉头镇推出了“1144”模式,马仲河镇制定了“135”制度,毛家店镇建设了“数字乡村”,朝阳镇“有事欢迎您来议一议”等等,各级党委把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摆上议事日程,认真研究、全盘统筹、细化措施、分解任务,压实责任,坚持把基层社会治理抓在手里,放在心上,做在前面,不断提升基层社会治理能力水平,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小基地”“大普法”提升治理现代化水平 一幅幅用剪纸形式呈现的普法漫画,配以梅、兰、竹、菊剪纸图案的法治宣传词语……在泉头党群教育剪纸基地展示,新颖的法治宣传方式,有力推进了昌图县泉头镇的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 文化搭台、法律唱戏。昌图县委依托泉头党群教育剪纸基地建设昌图县法治文化教育基地,探索以“小基地”开创“大普法”的新局。基地于2020年6月份建成,建筑面积330平方米,充分发挥满族传统剪纸艺术表现形式,将剪纸艺术与法治文化建设相结合,生动、形象宣传《宪法》、《民法典》等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把法律知识传达给群众,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法治意识。共创作展出法治教育剪纸作品60余幅,共接待省、市、县各级领导和群众参观近万人次。该基地先后被评为铁岭市法治教育基地、辽宁省优秀法治文化示范基地。 泉头党群教育剪纸基地只是昌图县推进“五治”融合创新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过程中的一个缩影。昌图县委站在巩固党的基层执政基础的战略高度,加强顶层谋划,成立昌图县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协调小组,印发《昌图县推进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的实施方案》,33名县级领导包保33个镇、联系42个社区,形成党政齐抓共管、县镇两级协同配合、相关部门具体实施、乡镇跟进落实的工作格局,推动体制机制更加健全,管理服务更加精细,社会治理更加精准,以更高质量党建引领更高水平治理,为新时代昌图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取得新突破提供坚强保证。 化解社会矛盾 促进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10个服务大厅、181个服务窗口,可办理业务551项,达到“三集中、三到位”和“应进必进”要求。如今,在昌图县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实现窗口服务“一站俱办”,开创了铁岭市政务服务窗口一体化办公的先河。 市民在昌图县公共行政服务中心办理业务 33个镇级“7+2”窗口模式标准化行政服务中心实现全覆盖。建成村级政务服务驿站114处,全县行政村政务外网实现全覆盖,依申请类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达到100%,270项事项实现驿站办理,打通便民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自“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开展以来,昌图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解决已售商品房办证难历史遗留问题作为办实事项目的重中之重,昌图县指定一名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牵头抓总,积极协调各前置环节涉及的行业主管部门,打通办证各个环节,对涉及的住宅小区逐一分析、逐一研判,实行“一案一策”,全力解决已售商品房不动产登记中的“堵点”“难点”问题,结合实际情况,推出“容缺办理”机制,下沉小区现场办证。目前,覆盖面已拓展到20个小区,共办理房产证16000余本,上缴个人契税400多万元。 全力推进营商环境建设 为群众纾难解困 昌图县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化解社会矛盾上大作文章,进一步创新机制、优化队伍、整合资源、完善流程、制定措施、解决问题,健全了县镇村三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体系,确保各类问题都有人管、都有人调,有力地促进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昌图镇城关村便民服务驿站 县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进驻部门11家,对全县疑难矛盾纠纷进行综合调处、分类指导。镇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由镇政法部门牵头,整合法庭、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力量,形成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一站式办公,实现群众诉求一站式受理。村(社区)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依靠村(社区)两委班子,充分调动网格员积极性,紧紧抓住影响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矛盾与隐患,及时发现、有效调处。 为了进一步推动社会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源头化解,进一步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实战能力,充分发挥基层政法单位服务社会,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作用,昌图县委政法委、县法院、县公安局、县司法局联合制定了《昌图县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实战化建设实施方案》,打造了“一庭两所多部门”的联动实战平台,吸纳基层法庭、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经营站、民政办等相关部门入驻镇级社会治理综合服务中心,实现了“中心吹哨、部门报到”,提高基层多元矛盾化解质效,确保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昌图县委书记范磊介绍基层社会治理工作情况 下一步,昌图县将把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工作作为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大力推进,坚持以党委为核心,整合各类资源,激发各类主体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活力,进一步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局面。 |
|本站简介|联系我们|手机版|
手机(V):18941000313
辽公网安备21122402000156号
辽ICP备2024035517号
GMT+8, 2025-5-5 01:39 , Processed in 0.038856 second(s), 1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