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昌图县群兴榛子种植专业合作社的400多户社员去年人均增收4000多元,60万亩榛林产榛子300万公斤,今年可预估的产量就比去年要多50万公斤。“统一、规范的管理和服务是促使产量、收入都翻番的原因”,合作社社长周国栋这样总结他的经验。 群兴合作社成立5年,社员已从周边村镇扩展到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等省的15个县区。范围大了、人也多了,社员各自为战的粗放式管理办法肯定是不可行了,整个合作社要走产业集团发展道路不引进现代化管理办法就只能在原地打转,难图发展。 “栽培、供药、防虫灭病、销售等等环节我们现在都实现了统一,全社同步,管理起来效率很高。比如这个时间段我们进打药机,全社下发,技术人员统一指导灭虫,下一时间段我们准备进脱壳机,大家同时采收,就有了规模效应,产量一大,销售的时候我们又有了更大的主动权。 ”周国栋说,虽然统一管理的确好处很多,但是其实对于管理者来说这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每一步决定都要慎之又慎。他介绍,就拿统一栽植一项来说,如果选不好品种其对合作社的影响将是致命的。所以当时他们在到底是种植野生平榛还是平欧杂交大果榛子之间犹豫不决的时候,就多次拿着土壤分析报告和二者的详细市场调查找到沈阳农业大学的专家来解惑。几番研究和试种之后,才最终决定种植野生平榛,而去年的大丰收也让合作社的管理者获得社员更多的信任。 “有了‘统一’还不够,规范化的操作也是非常重要的。 ”周国栋说,就像这整地挖坑,如果我们只是统一品种和栽植时间,那么社员每亩地种多少怎么种就会出现很多情况,最终也难以实现统一。所以,我们会在操作上要求每市亩必须达到167个坑,坑的标准为长40cm×宽30cm×深30cm,这是请专家研究出的最适宜生长和通风的尺寸,依靠我们的技术人员指导社员严格执行,规范化整地,通过这些举措,我们能够保证社员们的产量实现最大化。 现在,合作社已申报了“东野”和“丰至塬”两个品牌商标,获得了榛子绿色食品标识,产品也已打入大商集团的十几个超市及北京、大连、沈阳等大中城市,市场前景广阔。 |
|本站简介|联系我们|手机版|
手机(V):18941000313
辽公网安备21122402000156号
辽ICP备2024035517号
GMT+8, 2025-5-4 19:11 , Processed in 0.048043 second(s), 1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